阿玛丽·汗包克拜
【摘 要】《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 年。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本文深入剖析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教学方法,以供借鉴。
【关键词】《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程 教学方法 剖析
《语文课程改革标准》倡导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教学必须摆脱以情节分析为主线,以提问应答为载体的低效模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故事扣人心弦,感情深刻强烈,课堂上不宜层层分析,那样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根据课文的特点,研究如何把课文教好、教活, 让学生动情、动容,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非常有必要。
一、《卖火柴的小女孩》内容概述
《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的是一个在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 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她又冷又饿,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 看见了香喷的烤鸭; 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见了久违的外婆. 她想让外婆留在自己身边,擦亮了一整把火柴。然而当火柴熄灭的时候, 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小女孩就是这样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 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
二、《卖火柴的小女孩》艺术特色
( 一) 艺术手法
文章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把故事安排在大年夜这个特定时间里来展开是很有深意的。大年夜正是家人合家欢聚,寻欢作乐之时;而可怜的小女孩。在这个又冷又黑的晚上,孤苦伶仃流落街头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明亮与黑暗的反差、温暖与残酷的对比,将整部作品引18 19
作文教学研究
2015 年第6 期
入一种令人心碎的凄惨境地。
( 二) 善用环境衬托气氛
在文章中,作者十分善于利用环境对比来衬托出凄惨的气氛。一边是“每个窗子里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鸭的香味”,一边是“小女孩的家只有房顶,破裂的四壁可以漏出风来,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同时, 在贫富对比悬殊的社会环境中,富人的幸福与快乐是建立在穷人的痛苦上。这样的社会,对穷人是何等的不公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对比,更显出当时社会贫富何等悬殊。
( 三) 文章结构
在文章结构上,作者匠心独运,这主要表现在新年的美好快乐与小女孩冻死街头的对比。在一般人民里,新年是一片欢乐祥和的,生活是幸福快乐的。可有谁会想到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冻死街头呢?这一强烈的反差,谁都会打一个冷颤。其次是温暖的阳光与小女孩冰冷的尸体对比,温暖的阳光为什么照不到小女孩的身上?这正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真实写照。小女孩的悲惨结局是当时千千万万穷苦孩子的缩影。
三、《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方法
( 一) 紧扣情感脉络,升华情感
紧扣由怜生爱,由爱生愤的情感脉络,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情感。从大年夜小女孩冻死街头还会面带微笑凄美的画面,感悟小女孩生不如死的痛苦,体会沙皇统治下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安徒生给予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联系实际,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心存感恩,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体会她面对寒冷、饥饿、痛苦时,还要让学生想想小女孩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而明白我们生活在幸福年代里,更应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有一颗爱心,关心和同情一些贫困者与弱势群体。教会孩子对待困窘和艰难的一种人生态度。
( 二) 抓住重点,读议结合,落实目标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重点是讲这个小女孩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为了暖和暖和快要冻僵的身体,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并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而这些幻象又恰恰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能够让这些在幸福中生长的孩子们领悟到作者这种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应该实施这样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抓住重点,读议结合,落实目标。先让学生精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这一自然段,了解作者在这一段中的写法以及小女孩的心理变化,读出感情来,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行相互交流。孩子们在读中议,议中读,懂得抓住“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这一重点句子来讨论,孩子们通过交流,不仅理解了: 是因为小女孩在火柴光里看到了美好的幻象,所以才说这火光是奇异的;还了解了作者这样对比写是为了突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同时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接着再让学生以此方法学习小女孩其他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这样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三) 强调精读细说
读是语文课的基础。要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卖火柴这部分,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结合具体语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 擦火柴这部分,让学生自读,使学生领悟作者的想象描写完全基于现实,十分合理。同时抓住课后习题来说。课后习题的设计意图在于关注阅读理解的个性化,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给学生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读、说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或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自己选择读、说的内容、形式。全班交流时,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独立体验。
( 四) 感受最深的教材处理
1)课前让学生在预习中搜集安徒生的资料,使学生了解到安徒生出生在贫富悬殊、劳动人民深受剥削压迫的苦难年代。
2)课中让学生选在阅读的同时画出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收获。取长补短,促进思维。当学生全班交流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着重从两个问题来理解课文。一是:小女孩是冻死的,为什么嘴上还带着微笑?二是:分明是说小女孩冻死了, 为什么要写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的幸福中去?引导学生抓住 两个幸福揣摩其内涵,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接着,设计一个自由想象的题目:假设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学生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使学生对幸福的认识和体验得到了新的升华。
3 )课后建议学生在课后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 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应该从整体入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很容易通过自读自悟来体会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引导学生寻找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的美妙幻想,与现实的冰冷对比解读中,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在感情朗读中深化孩子的认识,勾起情感深处的同情,激起对残酷社会现实的不满。
(作者单位:乌苏市甘河子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