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324次
时间:2018年10月29日 16:59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中联合应用蒙脱石散及丽珠肠乐胶囊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急性腹泻患儿共计96例为研究样本,患儿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以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联合应用丽珠肠乐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42;观察组患儿的退热用时、止泻用时、腹痛消失时间以及排便的正常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丽珠肠乐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良好,起效时间短,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腹泻;儿童;蒙脱石散;丽珠肠乐胶囊
中图分类号:R2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837(2018)06-0067-01
小儿的急性腹泻为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消化科疾病,多数是由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气候因素或饮食等所引起的。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大便次数增加且呈流质状态,并伴随严重的腹痛、恶心及呕吐等,病情的进展较快,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脱水、电解质失衡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安全。蒙脱石散及丽珠肠乐胶囊均是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常用药物[1]。本次研究将针对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中联合应用蒙脱石散及丽珠肠乐胶囊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急性腹泻患儿共计96例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抽样原则将患儿进行平均分组,各组均为48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患儿年龄1~13岁,平均年龄(5.2±0.6)岁。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患儿年龄1~12岁,平均年龄(5.4±0.3)岁。两组患儿的一般线性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分组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补液治疗和抗炎治疗,纠正水电及酸碱平衡,并调整患儿饮食,给予营养补充。对照组患儿以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年龄<1岁患儿,1.5g/次,3次/天;1~2岁患儿,3g/次,3次/天;年龄>2岁的患儿4~6g/次,3次/天。观察组患儿在该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丽珠肠乐胶囊进行治疗,0.35g/粒,1粒/次,2次/天,分别于早晚以温水顺服。两组患儿均治疗7天。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排便恢复正常时间、止泻时间等。疗效评价:显效:患儿的腹泻、呕吐的不良症状均完全消失,排便次数小于2次/天,大便性状正常;有效:患儿的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排便次数降低至3~4次/天,大便的性状显著改善;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未改善,排便的频率依然较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结果
2.1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42,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的急性腹泻是临床当中较为多见的内科疾病,致病原因包括非感染因素及感染因素,肺感染因素中主要有气温因素、药物因素或喂养不当等,而感染因素则包括了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特别是感染柯萨奇病毒及轮状病毒军事导致儿童急性腹泻的主要原因[2-3]。患儿的肠道内感染病毒后肠绒毛的结构受到损害,因此肠绒毛的功能被破坏,机体吸收水分及电解质的功能受到影响,肠道当中的双塘酶水平及活性均显著下降,无法正常对碳水化合物进行消化,因此影响了肠道中的微循环,肠道内部的菌群平衡被打破,因此引发腹泻。蒙脱石散可有效保护消化道的粘膜,可以同黏液蛋白有效结合并覆盖消化道,从而达到修复消化道粘膜及抵御病菌的作用。丽珠肠乐胶囊可以与粘膜内的上皮细胞相结合在肠道粘膜表面快速形成抑制病毒入侵的屏障,并且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从而达到止泻、止腹痛等效果[4]。联合应用蒙脱石散及丽珠肠乐胶囊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十分显著。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以此方式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2%。
综上所述,丽珠肠乐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良好,起效时间短,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殷朝阳.蒙脱石散保留灌肠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02):254-256.
[2]王亚莲.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01):170-172.
[3]周柏权.探究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03):92+96.
[4]张湘玲,杨慧湘,伍永娥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加蒙脱石散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62例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6,40(04):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