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诗歌是中华名族几千年留下来的文艺瑰宝,诗歌的意境叫人流连忘返、依依不舍 ,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是别的艺术载体不具有的,本文主要研究诗歌在语文课上的应用,让语文课燃放诗的激情、让语文课领悟诗的意境、让语文课富于诗的想象。
关键词:诗歌 语文 意境教师论文发表 教学论文发表 数学论文发表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发表网
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一个诗教最为发达的文明礼仪之邦。几千看来,诗歌灌溉了我们伟大的民族,使千百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馨香里。的确,诗歌是华夏文化的精魂,而体现诗歌艺术的课堂则是语文课的精粹。语文,本身就是一首和谐的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的诗,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天地里,充分将诗的激情、意境和想象贯穿到课堂教学中,探究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高境界,我进行了“诗意化课堂的探究与策略”教学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主要做法如下:
一、让语文课燃放诗的激情
诗歌,总是燃烧着激情的,仿若处在人生花季,就像是一支真的花那样,只要阳光雨露轻轻地一点,便会刷的一声开放。语文课,首先追寻的就是这种诗的激情的燃放。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文一定要有激情,要有启发性,要有文质的美,能说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去。
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先设计一段教师的配音朗诵。“
二、让语文课领悟诗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那种叫人流连忘返、依依不舍的情趣;是那种耐人寻味、思之无穷的情味,是那种含蓄微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是那种余韵悠长、情思绵绵的情绪。领悟诗歌的意境,运用情境的手法,把课堂教学营造得如诗一般的清灵优美,把孩子带入课文的意境中去,是语文课追求的又一艺术特色。
如教学《月亮湾》时,教师先以散文诗的语言讲读关天月亮湾的描写,“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让孩子仿佛倘徉于大自然的动人画卷之中。再为这一幅清新画面配上一段轻柔舒缓的音乐,在音乐中引导学生去朗读、品味语言。孩子们沉浸在音乐创设的美好氛围中,边读边悟,心灵在情网中悠悠舒展,人性在情境中静静徜徉,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村乡居图仿佛浮现在了孩子的脑海中。就这样,师生的神情和语言与课文的意境融一体,使情境教学达到了如诗如梦的境界。
三、让语文课富于诗的想象
想象是梦幻的,想象是睿智的,想象是天长藏在童年的一颗小小的种子,诗歌就是富于想象的。世界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艺术靠想象而存在。”所以充满诗意,充满想象的语文课堂,又是我们在不断追求的语文课的另一艺术特色。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很美的儿童诗,诗中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而且会时时引起孩子们对夏天美好的遐想。上课伊始,就出示课文情境图,同时播放大自然的音乐:雷声、雨声、蛙鸣……引导孩子想象:“请闭上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孩子在充满个性的想象中很快就进入角色,对课文充满的兴趣。而后,教师再启发学生:如果你是那条小鱼,你会觉得怎么样?如果你就是那透明的雨滴,睡在绿叶上,你又有什么感觉?等等……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发自内的的对美的感悟,运用生动、诗意的语言为孩子创设犹如身在画中的情境。让孩子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去联想美、创造美,仿佛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高空自由地飞翔。
我认为,燃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是自然的,链接着生活的源泉。领悟诗意的课堂是神奇的,熏陶着孩子们的灵魂。富于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梦幻的,让人遐想联翩。因此,我在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能孕育出诗意的心境,带着诗意的心境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获得美好的享受,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诗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