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实实在在为传承中国传统音乐做好基础教育——以“京剧进课堂”为传播途径的实践教育

浏览189次 时间:2013年12月14日 14:51

陶雅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摘要: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中,音乐学家、民族音乐学家、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在众多的视角下寻找更合适更有效的传播方式和弘扬途径。京剧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戏曲经典剧种之一,京剧进课堂这个课题也在国家教育部的带领下付诸行动,这种对京剧传承的方式,不仅是音乐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更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京剧;传承


2008 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十省市中小学音乐课程增加京剧内容,拟定了15 首唱段分别实施在一到九年级。通过调查了解大量网站、媒体的报道,这一教学行为引发了学校、教师、家长、京剧艺人及社会的不同观点,观点中有赞同之声,也有质疑之点。赞同之声切不讨论,对于质疑之点不同角色有着各自的看法与态度。学生家长提出:京剧的学习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学校方面提出:授课师资从何而来?又以什么样的方式聘任?教师方面提出:孩子们能否接受传统京剧的表演方式?能否理解京剧艺术文化的内涵?……各种负面评价大有存在,但就因为有这些实施方面的困难,社会各界的言论压力和预测不到的成果就知难而退吗?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国魅力无穷的传统音乐艺术,不去推广、不去传播、不去弘扬,面临的就会是退化以至于消失。我国从2006 年至今一共公布了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样的政策行为就是为了保留大量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文化。而我们作为中国音乐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就是要在音乐基础教育工作中,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去做最基础、最有效的教育传播工作。

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是东北师范大学为探索基础教育体制改革而创办的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艺术特长教育于一体的学校。以体验教育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教学原点,以激发学习兴趣,落实学生主体,培养思维品质,促进生命发展为教学原则。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校本课程精品化发展、实践课程社会化体验为课程策略,构建由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生本课程三位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打造以人文、科学、艺术、体育为核心,以高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多元特色课程组块为重点的校本课程。坚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思路,构建课题来自于问题,认识来源于研究,成果反哺于实践校本教研模式。在我校教学方针的指引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们,充分有效的发挥了艺术教育特有的教学方式,把京剧进校园的课题通过学生不同角度的体验与接受,进行对学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教育。我们通过对京剧文化的传播、京剧艺术的渗透和弘扬,让学生近距离接受、体验京剧所带来的中国艺术文化的魅力。

一、京剧艺术的传播——加强学生对京剧的认同感

京剧进课堂这种京剧走进中小学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从小了解京剧艺术、了解京剧文化、了解中国传统音乐、> 才智 /139 创新教育 Innovation Education

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让学生知道作为中华民族儿女要了解中国经典戏曲剧种,让学生形象的知道,他们就像京剧一样是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培育发展起来的。京剧艺术不仅是老年人的爱好与特长,京剧艺术走近新世纪培养下的青年是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必要形式。

我们在京剧文化的传播方面,主要以京剧主题团体操的形式展开。我们把京韵流芳京剧主题团体操这个活动规划成比赛模式,活动对象针对于初中一年级全体学生,活动从准备到比赛时间共20 天。通过一对二、二对十、十对五十的教授方式,让全体初中一年级的同学在短时间内有效的学习京剧乐段的演唱。为发挥学生的创作思维、为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各班由音乐感悟强、创新思维好的同学组织,进行每个班京剧主题团体操的队形编排和演唱训练。通过20 天的教唱与排练,每个班级分别在京剧脸谱、京剧行当、京剧表现手法方面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表演方式的编排。在比赛当天,由我校艺术教研室的老师们担任评委,分别在队形编排新颖多变、动作整齐标准、演唱声音洪亮、脸谱绘制精致、服装符合角色身份等方面进行评判,最后通过11 个班级的表演,评出队形创意奖、动人舞姿奖、整齐整容奖、饱满精神奖、化妆创意奖五个奖项。

此次活动的实施与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对京剧的认知,让他们通过切身的参与了解京剧艺术的内容,为京剧进课堂课题更多的活动和学习没有陌生感,并且可以认同接受。

二、京剧艺术的渗透——增加学生对京剧的体验感

京剧艺术沉淀了中华民族审美习惯和传统音乐文化艺术瑰宝,作为炎黄子孙也更换不掉体内的血脉。京剧这种以写意为主的程式性艺术,通过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来展示生、旦、净、丑各角色的人物性格和表达内容。对于这种文化的传承,从娃娃抓起是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对于中学阶段学生,通过对他们接受能力和中国文化了解程度的分析,建立感性认识是首当其冲的方式。通过音乐课堂,对学生进行京剧故事、京剧文化、京剧赏析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头脑中充斥着京剧艺术的灌输。

由于现代人的观念和条件的制约,很少有人专门到戏院去听戏。东北师大附中净月附属实验学校在这方面,采取了邀请吉林省京剧团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讲座和创办京剧社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灌输和京剧切身的体验感,这也是无形中的传承。在2013 年秋季学期,我们邀请了吉林省京剧团吴迪老师为中学的学生讲了京剧基础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对京剧的行当、角色、脸谱、人物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同时吴老师为学生展示了武生行当的念白,演唱和矛枪、刀、剑的表演。讲座中,吉林省京剧团的老师也给同学们介绍了关于旦角的分类和表演方式,为同学生演唱了旦角的段子,让同学们通过直接的听觉感受旦角在演唱风格和表演方式上与武生的区别于特色。2013 10 月我校由艺术研究室组织成立了京剧社团,成立仪式上我们宣读了社团的宗旨、建制、管理制度,并且邀请了吉林省京剧团毕孝玉老师担任我校京剧社团的外聘授课教师。艺术教研室的张宏丽和刘玉坤老师担任京剧社团的常任指导教师,负责日常社团活动的专业指导工作, 韩爽副校长出席了开团仪式并讲话,表达了学校对京剧社团的大力支持意愿,并强调弘扬京剧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展望了社团发展的美好前景。

三、京剧艺术的弘扬——强学生对京剧的接受度

京剧进课堂的教学方式,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音乐的需要,也是提高青少年艺术修养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方式。我校在京剧进课堂的项目中,开设了校本课,邀请吉林省京剧团的毕孝玉老师做授课教师,学生在校本课的学习中,不仅可以学习到基本的京剧文化基础知识,并且以学唱经典京剧唱段为主。根据国家教育部对开展京剧进课堂的通知文件,我校校本课的学唱内容也按照通知文件的要求,学习《报灯名》、《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15 首唱段。校本课的开设,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京剧的普遍性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在校本课授课中,多用现代传媒手段进行京剧作品的欣赏与学习,更利于学生的接受与理解。

通过大量文献的调研,多数研究以京剧艺术、京剧美学、京剧进校园调查、京剧进校园舆论等方面为主。大量文献的数据调研与统计也明显显示中小学生对京剧传统剧目和样板戏剧目了解知之甚少,对京剧艺术和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普及率也相对较低。我校通过京剧操、京剧讲座、京剧社团、京剧校本课的教学策略,不让京剧进课堂成为昙花一现的美景,要在京剧进课堂的教育行为成为传播、弘扬、传承的重要手段。我校艺术研究室京剧进课堂研究成员,作为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的为京剧文化的教学与传播进行着基础工作,不让形式占据荣誉,不让艺术成为遗址,每一个活动都是对京剧的最好传承,每一项工作都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最好诠释。

音乐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有效途径,京剧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戏曲剧中的一种,是多种艺术结合的文化瑰宝。我校着力于在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育中弘扬京剧艺术,在京剧文化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 杜亚雄. 中国民族音乐学文集[M]. 上海. 音乐出版社.2004.

[2] 王敬. 由京剧进课堂所想到的[J] . 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2008.07.

[3] 肖晓玛.关于京剧进课堂的几点认识[J] .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06.

[4] 白宏太. 京剧进课堂的文化意义. 人民教育.2008 , 7 ,P23-24.

[5] 杨为强. 京剧进课堂: 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途径[J]. 文化月刊,2008(9).

[6] 黄兰. 浅议京剧进课堂[J]. 广西教育,2008.(35).

[7]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J]. 中国音乐教育,2008.(4).

[8] 徐国昌, 蒋亚娟. 关于京剧进入小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感触[J]. 艺海,2009(8).

[9] 钱志勇. 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J]. 民族教育研究,2008.(1).

[10] 段会冬. 京剧进学校的教育学思考. [J].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2009.

作者简介:

陶雅,1986 年生人,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2006 2013 就读于年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3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世界民族音乐与教学研究,2013 7 月至今工作于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 才智 /140 创新教育 Innovation Education

TAG: 课堂 音乐 中国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