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启干
摘要:最近几年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现在高中数学教育模式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教学过
关键词:高中数学 过程性目标
针对当前的高中数学的教学问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分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这三个目标中提到了一个过程性目标,这是大家以前所未曾听说过的词,过程性目标教学的要求是把“结果式的教学”向“过程式教学”转变,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会,不能一味的追求解题结果,这些就是高中数学过程性目标教学的意义所在[1]。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当前的应试教育程度非常严重,这样虽然能给学生带来一个很好的学习成绩,但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真正提高[2]。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于知识本质的揭示,不能对学生的思维质量进行提高,有的则以简单的所谓的小组讨论、情境创设方式来追求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法师虽然会为课堂带来热闹的气氛,但是对于数学课程的教育深度不够,这不是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只能算是对于新教改的一种异化,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已经开始向着新的教学思路转变,但是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不能把过程性目标教学思想很好的落实。
二、高中数学过程性目标教学策略的实现
2.1摆正教学观念
教学目标是每堂课的教学主导核心,教师只有很好的贯彻了这个目标思想才能发挥高中数学教学的真正意义。抓准教学目标,现在的教学已经不再像传统的应试教育那样把理论结果教给学生,更多的应该是对学生解题过程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教育思维的转变,不断根据教育目标的改变随时更正教育观念,在新时期的教育中,注重对学生过程性目标的教育。
2.2启发学生的数学现实思维
通过探究性活动的设计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的解题观念不再停留在解题上,解题过程中做好题目的“思维现实化”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分析类型、建立模型、提出方法等模式来解决问题,加上小组之间的讨论,使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具体化、清晰化,并且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获得了对数学解题思维的形成,还在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种启发学生数学“现实型思维”就是强调学会观察和体会,在实际中感悟数学的存在,这对学生是一种挑战,正是在这中问题的设置中使学生的过程性目标式学习方式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例1]《概率模型》(必修)
取一根1米长的绳子,将绳子拉直后任意简短,那么剪得两段的长度都不小于0.3米的概率是多少?
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作出回答后再问“这个问题中与之前所学的古典概率研究模型有什么不同?”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古典“有限”向几何概率模型中“无限”转变。
2.3 角色转变,让学生经历教学化的过程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过程性目标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着改变角色,引导学生来完成对于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以及应用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很好的体会到过程性目标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把生活和数学教学相联系,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对于抽象问题的思考、从教学者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的本质、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具体问题。
[例2]《直线的位置》(必修)
思考:大家小的时候都玩过跷跷板,如果我们把跷跷板看成是一条直线,那么在跷跷板的不断运动中就会形成很多条位置不同的直线,请同学们自己建立一个所有直线关系的模型。
在例题中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来引入了直线位置模型的建立,而且整个模型的建立过程是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在制作直线位置关系模型的同时就会产生对数学模型的思考,亲身体会了教师在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时的思维方式。
2.4通过问题串形式培养连续思考能力
问题串的形式是过程性目标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问题串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的产生、提出以及解决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这种渐进的提问模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还了解了数学问题的本质。
三、总结
现在高中数学教育模式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教学过
参考文献:
[1]张奠宙,王振辉.关于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谈“火热的思考”与“冰冷的美丽”[J].数学教育学报,2002,02.
[2]景敏,孔凡哲.关于数学新课程的过程性目标[J].中学数学.2005,07.
作者单位:安徽肥西县肥西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