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

浏览165次 时间:2018年12月11日 14:44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投身于知识的海洋;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还要针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强化培养,让学生拥有更多真实的体验机会,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教学水平,给学生深层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在活动中获取到了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教师再去实施教学计划就会变得异常顺利,借此迎来数学教学工作更加美好的明天。本文主要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方法;研究;思考 引言: 
小学生总是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更喜欢参与有趣的学习活动,乐于接受来自老师的指正。数学教师不妨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学过程的简化,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指引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大胆创新,最终圆满的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小学生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对于数学教学工作走向更大的成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笔者特意阐述了几点新的看法,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有效参考和借鉴。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课堂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主要途径,需要教师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后作出针对性指导,让学生真正理解重点、难点、关键点;需要学生主动配合老师参与学习活动,并在问题的自主分析、独立思考中感知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确保认知水平得以提升,学科成绩取得进步[1]。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解决问题的空间,主动完成知识的迁移、组合的过程,以达到促进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展的目的。小学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经历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课堂上因此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好奇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深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等。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学生在看完书后,往往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不太注意。这时教师要巧设陷阱设置悬念。
学生进行倒水实验:分两个小组,第一个小组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中;第二个小组用圆柱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锥体容器中,过了一会,一个小组倒了水,还没灌满:而另一小组的同学却大叫:“水溢出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学生们议论纷纷。 
二、不断开拓发散探索 
发散探索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多向思考,从而提出新问题,也就是答案不唯一。既然答案不唯一,就是要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它不像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一问一答,只提供一种可能答案,一种解决途径,结果堵塞了学生的思路。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在产生大量答案的同时,获得新奇、独特的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如我在教学“商店有 15 个白皮球和 22 个红皮球,卖出 12 个,还剩下多少个球?”时,学生在弄清题意之后,就纷纷列式计算:15+22=37(个),37-12=25(个)。按常理,这道应用题已经解答出来,但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我又问学生:“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呢?”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个个都进入思考当中,抓住这个机会,我马上启发,引导他们从问题入手,进行讨论,看谁最聪明,能够想出另一种解答方法。学生积极讨论,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问题中没有告诉我们是卖出哪一种球,我们可以想成他把白皮球先卖出去,所以就可以这样列式:15-12=3(个),3+22=25(个)。”这位同学刚回答完,我还来不及表扬他,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回答:“还可以想成把红皮球先卖出去,列式是:
22-12=10(个),10+15=25(个)。”我马上给予了表扬。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操作是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应给与学生正确的指导,对学生操作中的问题进行指正,引导学生正确的探究,得出正确的答案[2]。如在“图形的运行”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进行认识,并且向学生展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的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课前给学生准备各种形状的纸片,让学生进行折一折,同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纸片和剪刀进行轴对称图形的裁剪。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同时学生早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自主的创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生活实际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知“圆”,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几只猴子骑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轮子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开始让学生猜测,谁跑最快,然后媒体演示赛跑过程。结束时,问学生为何骑圆形轮子的猴子跑第一,使学生弄清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道理,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创新。 
结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增长智慧,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方林.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版,2015(10)226-227. 
[2]薛银燕.小学数学教学要鼓励学生质疑[J].青少年日记:
教育教学研究,2014(12)11-12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