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丽丽 运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山西省运城 044000
【文章摘要】
学习C 语言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思路、技巧和一些典型算法,学习理论课的同时必须注重实验环节,才能避免学生一知半解,纸上谈兵,结合教学体会,分析高校C 语言实验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 探讨认为可以采取的一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以期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关键词】
程序设计;C 语言;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C 语言程序设计是大多数高校计算机专业和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也是学生接触的很重要的一门编程课。C 语言简洁紧凑、灵活方便,作为结构式语言,其程序层次清晰,便于使用、维护以及调试,具有丰富的运算符和数据结构,运行效率高,灵活性强,适合于多种操作系统, 如DOS、UNIX, 也适用于多种机型,特别是有助于初学者学习模块设计思想,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
C 语言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介绍程序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语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思想、技能和一些典型算法,进而掌握C 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控制结构,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C 语言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一定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重视理论课的同时,必须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验编写程序的正确与否,更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方法和技术,积累编程经验,巩固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尤其是那些繁琐的语法规则,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实验课是真正消化、吸收、掌握进而精通C 语言是一种行之有效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学生在调试成功一个程序后所产生的喜悦感、满足感进一步激发其学习C 语言的求知欲望和浓厚兴趣,由此形成的良性循环让师生产生更加默契更加高效的良性互动。所以说,实验课的重要性更高于理论课教学重要性。
目前在不少高校C 语言实验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2.1 学生缺乏上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以前只停留在使用计算机娱乐或简单的软件应用,认为计算机学习应该轻松愉悦,手到擒拿。但是C 语言的许多基础知识都是概念多、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且枯燥,逻辑严密且晦涩,顿感学习难度颇大,畏难情绪油然而生,老师没有及时引导,许多学生学习兴趣开始降低,甚至漠然置之、自我放弃。不听老师讲授理论课,甚至连实验课也干脆不去。
2.2 实验教学缺乏完善的步骤和量化的指标。虽然教师事先也做了实验课程准备,但在一定程度上实验教学的步骤还缺乏系统性和流程化;实验课前向学生布置应准备的内容,实验课上安排了应完成任务,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是缺少全程的督促和检查,完与不完一个样,完好完差一个样,完快完慢一个样。上机情况与期末总成绩没有直接关系或是挂钩不足。这些都会导致学生上机前不充分准备,上机过程中时间抓得不紧,思想上没压力,故而上机节奏松散,调试效果低下,动手能力提高缓慢。
2.3 实验教师队伍不足或“教实”脱节分离。部分高校的C 语言课一般是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教学,任课老师只负责理论教学,实验部分则是把学生丢到机房由实验室老师负责辅导,任课老师很少或基本不去机房,学生群体大,逐一辅导不现实,学生上机调试程序的自觉性当然很差,就算任课老师说明了实验内容也布置了相应作业,总还有不少同学在偷偷玩游戏做一些和实验无关的事情浪费时间,有些同学有问题也是由辅导老师负责解答,辅导老师力量不足,不能一一解答也可能解答不了。任课老师和辅导老师沟通不够,学生到底哪些知识点不清楚,上机时又在干什么,这些情况任课老师很少知道,当然也不了解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教与实在这里脱节了,任课老师教学也就逐渐失去了针对性。
2.4 学生的实验作业敷衍了事甚至存在抄袭现象。有的学生的程序错误百出,根本就没上机调试过。有的学生干脆直接抄袭,根本就没有过过大脑。对批改过的作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也不认真去分析,交作业仅仅是为了应付老师。对于C 语言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靠布置作业和书面批改作业的方法来督促学生学习和了解学习情况是很不全面和客观的,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认识,在实验教学中应采取如下改进措施:
3.1 精心设置实验题目,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教师在实验课中的任务是将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完美融入到实验教学当中,紧密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保证内容的新颖、生动,形式的多样、互动则也是重中之重。学习C 语言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教师要采用灵活、适宜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兴趣。用趣味性程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3.2 完善实验课计划提纲,设置量化实验目标
上机实验计划是实验课的总体安排,应包括实验题目、时间、地点、课时分配、实验次数,硬件和软件环境等内容。以便
计算机教学
Computer teaching
电子制作
学生成绩。
3.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促进“教实” 联动
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着力加大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原计算机实验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实验教师除应掌握有关计算机实验课的仪器设备知识,平时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一般故障进行修理排除外,更应加强对计算机理论知识、实验实践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当然为了方便管理,
3.4 尝试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分队合作”效果
实验课堂上老师一个,学生一片,每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度不一,问题各异,必然出现老师力不从心,难以兼顾的局面。所谓分队合作教学,就是要教师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成合作队,利用团队的集体优势,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分队合作模式实施时应注意保证同一个合作学习小队包含有学习成绩为好、中、差等不同层次的学生, 要设立小队长, 负责组织小队活动。从而保证小队成员的多样性,这样能够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从合作学习中受益。教师对课堂进行全面的组织,要找出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提供必要的帮助。根据速度、质量、合作等维度评价每个小队的合作学习效果, 建立“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5 加大实验成绩权重,做好实验效果“回头看”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课程成绩的组成配比上应加大实验成绩的权重,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同时因为C 语言的实验课通常都是与程序相关的, 如程序改错、按要求编程等,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理论上应该是经过上机操作检验的成果。但为了有效避免学生互相抄袭作业、不求甚解的弊端,在下一堂实验课上或理论课上抽取部分学生讲解程序语句、实验过程和实验心得。以避免学生草草了事、不求甚解甚至应付差事的情况出现。
如前所述, 是关于C 语言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当然, 要真正上好C 语言的实验课, 还必须将各种有效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不断地探索新方法, 总结新经验。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张基温,《C 语言习题集与上机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陈国英,《提高计算机语言课上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3] 何世明常普义,《C 语言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