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也频繁和用户互动,比如回复评论、图人影院等线下活动,在一年内增长了许多粉丝。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提到“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的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趋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7]与其他媒体相比,微信公众平台属于私密性较高的平台。但部分公众号平台却能做的很好。如中山大学的“中青在线”,对于校园重大事件,都会及时的通过信公众账号发布权威的信息,有专门的学生负责进行交流回复,也会定期的举办线上和线下活动,发放福利,激发了他们参与互动的热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策略通过现状分析,高校微信平台的推送内容已经基本完善,功能模块和界面设计也做过尝试,基本满足了用户必要的信息需求。但是交互性差,定位不明确和技术更新缓慢问题的解决也迫在眉睫。因此,明确高校微信平台的目标定位,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提出新的传播策略。
定位策略——精准定位,明确目标受众需求。 风格明显易识是自媒体平台建设成功的关键,准确规划、打造精品栏目,培养固定且持续增长的用户群。[8] 由于高校内部组织众多,首先要精准寻求定位,进行差异化需求分析。比如校学生会的受众是全校师生,而院学生会面对群体是学院师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者需要思考几个问题:建立微信公众号的原因是什么?能为用户提供什么类型的服务?以用户视角思考传播内容和方式。“使用与满足”理论表示,人们在接触使用媒介之后会有两种结果,获得了满足或未获得满足。但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根据使用满足程度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和对媒介的期待。因此,考察传播效果首先必须紧贴受众心理分析。其次,信息推送之后,密切关注用户数据反馈,将用户得年龄、性别、专业等个人信息进行总结,形成用户数据报告。还可以针对目标受众,线下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综合两种方法,精准定位不成问题。
团队策略——加强培训,提高运营者的水平。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能否传播高质量信息内容,取决于运营团队。因此必须对症下药:(1)强化决策层。决策层应该由具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和学生管理干部组成,对所属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定位分析,掌控全局。(2)团队成员任务分工。高校微信公众号不应只是象征性交代任务。素材编辑部要建立属于专属素材库;技术研发部门研究微信平台的后台和前台界面问题。数据分析部门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用户数据报告。(3)定期培训。可以由指导老师、有经验的编辑或者其他的微信公众平台负责者对新人进行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发展为成熟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3.3 服务策略——优化界面,拓展功能
模块
从微信 1.0 到微信 5.3,腾讯公司运用迭代思维不断更新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10]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数迅速增加,腾讯公司不断开发微信公众号后台技术,在2017 年1 月9 日开发的小程序技术,革新了传统的用户使用APP 的方式,用户通过使用小程序,节省手机存储空间,提高利用率。而高校微信公众号界面设计简单,功能服务种类少等缺陷,丧失了一部分用户群。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除了提供课表、成绩查询和活动公告之类的“硬性”消费需求,还要针对受众细分现状更加人性化,如建立失物招领服务平台等。湖南师范大学星网的微信公众号会对每年风云活动“师大之星”进行直播报道,提高学校知名度,吸引其他社会媒体报道。公众平台技术方面问题,需要高校运营团队在腾讯提供的基础技术上,进行个性化专业化的二次开发,完善菜单体系。其中武汉大学官方微信在这方面表现突出。每年4 月是武汉大学樱花盛放,因此该校微信公众平台在每年4 月份及时在界面设置上添加“赏樱武大”的功能服务,满足外来游客的信息需求。湖南师范大学星网微信公众账号虽然界面简洁,但能提供多种服务。比如学生可绑定教务系统账号,快捷地查询各种在校成绩。娱乐模块包括我测我测、小星游戏、有话请说、飞机传书、微信交流等6 个下拉菜单;身边师大有教务管理、建言献策、新版测试三个下拉菜单;我与星空有师大星空、璀璨星空和“星空杯”三个下拉菜单。
内容策略——丰富内容,注重互动性。新媒体时代, 媒体传播由" 一点对多点" 变成了" 多点对多点"。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生产策略需要及时革新。微信公众平台是典型的以“内容为王”号称的自媒体, 向受众提供权威、多元、深度、专业的内容, 创新传播形式与传播渠道。高校微信公众号要想得到持久发展,积累忠实用户,就必须丰富内容设置。一方面,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要推送实用性信息。比如中南大学、长沙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学校会在每年毕业季为毕业生提供招聘会信息、就业信息,增强了平台与用户之间强连带性,使毕业生不仅成为平台忠实用户,而且心理上也会增加对公众平台的好感度。另一方面,扩大信息流通路径。当消息被公众账户发布后,信息的传播并未停滞,而是顺着信息流在微信其他的二级应用中继续以裂变式的传播形式传播。[12] 要审慎推出精华优质内容,吸引学生主动成为优质信息的中间传播人,扩大信息影响力,提高平台关注度。如以怀旧情感为立足点的二里半君公众号,会推送各级师大毕业生回忆当初大学生活的感悟,以及有关师大历史的老照片与老故事。一篇《师大老校门》的推问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反响强烈。由于其文笔优美、风格独特,师生们都在朋友圈分享,充当二次传播的推动者,提高二里半君的知名度。还有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 级新闻班创办的《听见小纸人》,推送的内容基本都是班上同学的新闻采访作业,目标受众就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目的就是让作业有一个展示的平台,展示作业的同学都主动参与到传播过程中。
除内容建设外,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至关重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整改:(1)增强平台和用户的互动。除设置留言板之外,还可以在菜单设置上加入用户留言箱,以“私密信息”的形式让用户对平台的发展献言献策。如西南政法大学的官方微信结合学校特色,在公众号菜单设置法律咨询平台。运营者也可在线上举办互动活动,发放福利,在线下跟用户进行交流,激发用户得积极性,增强用户黏性。
(2)增强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互动。随着中国互联网和社区服务的不断发展,微社区概念应运而生。微社区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盛行的论坛模式, 让用户利用碎片时间实现" 轻社交"。微社区最大限度地简化了传统繁杂的传统社交, 让互动更加轻松愉悦。微社区的出现使得用户之间 “多对多”的传播模式成为现实。
(3)增强与其他媒体的互动。微信平台出现时间较晚,发展体系也不成熟。若想寻求光明前景,就需要借助不同媒体的优势,多媒体互联发展。如可以在校电视台节目末尾,校报版面宣传平台二维码获取关注。万物互联的时代没有一种事物可以独善其身,唯有适应并且利用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成为时代里的佼佼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也难以逃脱信息时代的洪流,但只要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前行速度会大大提高。
信息时代,受众对信息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时间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者担任传播者角色,“传播者不但掌握着传播工具和传播手段,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主动的作用。”高校微信公众号具有裂变式的传播力、强大的渗透力和集聚式的影响力。。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在制定传播策略走入固步自封、盲人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