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班级集体意识的影响分析

浏览276次 时间:2018年1月30日 16:14

随着网络和社会化媒体的日益普及,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作为“第五媒介”,影响和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进入“Web2.0”时代。在影响大学生班级集体意识的众多因素里,移动社交媒体的影响日益显著,其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对大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以在校本科生一至四年级学生为样本,随机抽取291 名学生进行了相应主题的问卷调查。结合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移动社交媒介环境中大学生集体意识的表现

“集体意识,简单地说就是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具体问题时,在观念意识中要考虑到他们之间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因此大学生能否将个人的言行与班级利益结合起来辩证地看待,是有集体意识与否的主要表现。具体来说,调查中约70% 左右的受访者认为主动承担任务、为集体争取荣誉、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与集体成员之间保持良好交往是有集体意识的具体言行表现。在移动社交媒体的促进下,班级组织和交流的方式更加多样,大学生在班集体中的表现随着对集体认识的变化也相应发生着改变。相较于研究者“大学生对集体生活不适应、学生参与集体活动不主动、个人主义盛行” 等在2014 年的调查结论,笔者的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在班级中并非表现为“集体意识淡漠”,而是多数能在思想和行动上体现和承担责任。大约89% 的受访者愿意作为班级集体活动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参与者,参加班级活动意愿较强的受访者占到了47.12%58.64% 的受访者认为班级体荣誉能给个人带来较强及非常强烈的荣誉感。为班级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较高、参加集体活动的动机较强、班集体荣誉感较强等都体现出大学生群体的集体意识感在提升,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移动社交媒体从多个维度影响和改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归属心理的形成。调查中显示,移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维持非常重要。而集体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结合,集体意识强的人往往能把自己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联系起来,在人际交往中有着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因此可以说移动社交媒体通过作用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对其集体意识产生着影响。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维持很重要。调查显示,移动社交媒体各项功能的重要程度中,“方便联系,扩大交际”是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功能(5 分为非常重要,平均分4.2 分),其“聊天、收发通知”的功能也是受访者最经常使用的,两项数据在重要性和频率上一致。移动媒体的社交通讯功能为大学生间取得随时随地的沟通提供了便利,移动社交媒体上的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占据的位置日益凸显,许多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手机媒介营造的交往环境,在移动社交媒体上的聊天、分享成为其最主要的人际交往方式。

移动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社交(归属)的心理需要。69.63% 的受访学生认为移动社交媒体最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是社交(归属)需求。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看,“情感和归属”的需要是人的社会属性使然,社交(归属)需求的满足需要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渴望被理解、接纳,有强烈的归属需要。移动社交媒体为其寻找人际交往中的归属感提供了工具和情感依托,这也是大学生普遍使用移动社交媒体的重要心理因素。

移动社交媒体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虚拟关系与现实关系交叠。移动社交媒体营造的人际交往空间并非完全虚拟的。尤其是微信,通过从通讯录等现实关系导入,使得用户完成了一次对现实关系的网络空间延伸。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移动社交媒体最常交流关注的对象是现实关系最为亲密的宿舍同学、其次为学生组织和班级其他同学,在移动社交媒体中经常关注的对象也多为现实生活中交往较多的朋友。这就意味着移动社交媒体中的虚拟人际关系多为现实人际关系中的延伸,二者交叠,互相维系和巩固。

因此从移动社交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看,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维持有促进作用,促进了从虚拟的人际联结到实际的人际交往,促进了大学生群体的归属和联结。宿舍、各类学生群团组织、班级都是通过移动社交媒体进行沟通和联络,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

移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班级集体意识的影响

移动社交媒体对班级集体意识的构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移动社交媒体形成的网络人际圈中,班集人际圈占主要位置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在班级人际圈的网络通讯圈中互动频繁,仅次于更紧密的“宿舍关系”,而宿舍成员关系也包含在班级人的困境。不能结合实际情况,精准的把握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推送的方式单一,技术得不到保障,都在影响用户的使用和参与。因此,制定传播策略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方针,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遵循科学传播规律,朝着更加精品化、实用化、开放化的方向创新发展,扩充高校信息传播的渠道、扩充传播内容格局,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娱乐提供更加人性贴心的信息服务。

高校是一个人群密集且信息循环流动的信息圈,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存在以年为单位的循环周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校园媒体的一种补充形式,是否可以将这些重要的信息分类备份保存,留下翔实的资料库,更精准地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这只是畅想的一种传播策略。运营者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各自微信公众账号特色的传播策略。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