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浏览142次
时间:2014年11月18日 16:52
许晓红(杭州市西兴中学 310051)读写算2014年第12期教学方法研究· 39 ·如学会WORD 的使用,就可以用WORD 制作精美的明信片、设计专刊,而不必考虑微机原理,更无需知道什么是程序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学生觉得自身能力提高而增强了自信心,且感觉到有新的挑战、新的兴奋点。这样既保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三、分层教学提兴趣信息技术教学在我国已处于普及阶段,但初中新生的基础与能力参差不齐,给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基础差者因“吃不了”也会失去信心。因此,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们认知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始学习新一类内容时,先对学生的水平进行测试。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按教材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使用计算机;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学生,他(她)们已经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布置操作任务时,可以根据他(她)们的兴趣,给他(她)们安排适合于他(们)们能完成的任务。这样的分层兼顾,能提高每个学生的操作兴趣和操作水平。组织好学习积极分子,利用兴趣小组的形式,使兴趣小组的学生带动一批学生,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学生在兴趣小组的学习中互相帮助,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得到他人的帮助而有所进步,从而提高兴趣。如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学生用PPT 制作《西陵遗韵》的电子报刊,用Dreamweaver 制作网页,用Flash 制作动画。这样,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致会很高,他(她)们除了能灵活运用所传授的部分知识外,还可能独自钻研电脑制作方面的书籍,并把从书上获取的知识用到作品制作中去。兴趣小组学生除了自己学习外,还能帮老师充当课堂小老师的角色,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高操作能力和兴趣。四、精讲巧练提能力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情境下,以个人独有的方式主动地建构知识。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教学过程围绕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这两个方面进行。边讲边练: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讲授理论,而不给学生充分练习,信息技术教学就失去了它的学科意义。反之,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盲目的上机练习,学习效率就难以保证。一些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自学能力较差,面对一无所知的新知识茫然无措,听过几节课后,就会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所以一堂课我们一般安排10-15 分钟进行讲解、示范,该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实践一下,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能熟练掌握。如《查找和替换》这一课,先让学生进行常规替换,在这个基础上再讲解、示范[ 高级] 按钮的使用,最后再进行特殊字符的替换。学生在边讲边练的过程中,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的时效性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精讲多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讲课内容作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学生感觉是全新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讲内容,或借助多媒体把步骤和要求等投影出来后略作讲解,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操作实践。实际上,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远比理论讲解时提出的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主动思考。当然,这样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课前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情境有精密的考虑与设计,且教师须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五、美感熏陶增兴趣信息技术美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美,是自然美、情境美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再现。同时,这种技术手段本身又是美的。比如,由它处理的界面和制作的动人画面,包括动态的fl ash 动画、金山画王的片头动画和界面就很吸引学生。把审美教育纳入信息技术教学,寓教于美,在美的享受中使心灵得到启迪,产生求知热情,从而产生兴趣。例如我在学生机上放了一个素材库文件夹,里面有我们自拍的西兴古镇照片、各种各样的风景图、GIF 图片等,让学生制作自己古镇的PPT,感受家乡古镇的古韵美。同时我把兴趣小组的一些参赛作品以及市里的学生获奖作品放在局域网上共享,让学生去感受信息技术的美,激发学生创作美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教师本人的审美能力与美学修养表现在课堂艺术方面,对于培养、激发、稳定学生的信息技术兴趣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通过精炼的讲演、精辟的分析、生动的表达、巧妙的启发把自己的语言美、思维美、教态美与信息技术本身的简洁美、和谐美、统一美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听课中感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从而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六、揭矛盾,创悱愤激求知欲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如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引导学生进入生疑、释疑的情境,使其心理上处于悱愤状态,使学生处于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积极状态。信息技术教学中,讲课应力戒平铺直叙,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少讲少演示,引导学生多动手、勤思考、善探索。操作要求要明确,使学生从上机实习中体会到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乐趣,也看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与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之间的差异、矛盾和冲突,从而能够激起学生的兴奋点,激发起一种积极投入的强烈欲望。探求兴趣被激发出来,思维会更敏捷,联想会更丰富。如中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10 课《计算机中的资源管理》的导入,我让学生比赛看谁先在自己的电脑里找到“口袋精灵2”游戏中的一张图片(我事先已把这张图片放入学生机D 盘的一个文件夹中)。在寻找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因使用资源管理器和查看菜单中的“缩略图”,很快就找到了指定的图片,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这个课前导入活动激起了学生学习资源管理器的强力欲望,从而使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很好的得到了落实和突破。七、帮助和鼓励,强化兴趣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一定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要在相互讨论中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而且可以在讨论中,使每个人获取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在信息技术活动中免不了会有挫折和失败,有些学生很可能由于一时的困难而削弱了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及时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改变现状的途径,引导他(她)们去战胜困难,使学生在失败时也能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感受到胜利的喜悦,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得到强化。信息技术兴趣是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一种积极情绪的反馈。这种积极情绪有赖于意志力的维持,而这种意志力的产生与强化,往往来自于教师的鼓励。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满意微笑、点头认可、口头表扬、鼓励性评语,学校与社会对学生成绩的肯定、嘉奖,都会使学生产生新的动机,强化学生的兴趣。相反,教师对学生不正当的批评、指责,甚至嘲弄,就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兴趣扫尽。初中学生的表现欲望比较强烈,每堂课的问题总有学生抢着回答,操作任务能认真及时的完成。就因为我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并且对他(她)们每堂课获得的收获进行记录、收集。久而久之,学生的成就通过登分册、作品集突显出来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逐渐高涨,而且能主动预习、提问,较长时间地保持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多加鼓励,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多花时间辅导,(转下页)· 40 ·教学方法研究2014年 第12期读写算(接上页)在他们取得进步后及时表扬,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消除对信息技术的畏惧心理。八、有趣练习,保持兴趣信息技术学科需要大量的上机练习与重复操作。初中学生的自控能力、意志品质发展并不完善。但初中学生喜欢模仿,善于模仿,好奇心强,情绪比较外露,表现欲望强。因此,对于枯燥的重复操作,他们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可能放弃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因此,设计有趣的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上机练习很有必要。有趣的上机操作能激发学生兴趣,难度适当的操作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适时的鼓励和奖励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有趣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他在“玩”,能使学生在整个学期或学年始终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表格的妙用》中的画“羊”,Excel 中的“照相机”,《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中玩Flash 游戏:拖动鼠标把硬盘、鼠标、显示器等设备组装在一起,设计你心目中的电脑外型等练习,都很好的起到了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九、总结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很重要,只有稳定、持久的兴趣,才能促使人系统地学习某一门知识,并且学有所成。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的激发与保持,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如何去精心的准备课堂教学,如何通过自身的学术修养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浓厚兴趣,最终决定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也是普及这门学科的意义所在。参考文献[1]吕文升、方天培.主编《现代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刘兴强《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3]桂宝军《谈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4]叶奕乾、祝蓓里.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中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到第四册.浙江科学技术出版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时间都被教学“线索”贯串着,内容紧凑,活动充分,探究深入,表现出课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明显特点。设计阅读“线索”的基本要领是,通过对课文的认真分析,或找到一个能够牵动全篇(段)课文进行阅读品析的关键字词,或提炼出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或设计一个时间持续长久的阅读活动,让它们一方面带动全篇(段)文章的阅读理解,另一方面又牵动课堂阅读活动生动有序地进行。如:一、 词语线索以课文中的关键“词”为线索进行教学设计,其特征就是巧妙抓住足以结构全文教学过程或铺展教学主要内容的一个词(或短语)去设计教学方案,力求用一个“词”(或短语)去纵横连续全课的教学内容,带动全篇课文或重点段落的阅读品析。如《愚公移山》教学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紧扣“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句,抓住“平险”一词进行反复突破,设计如下问题,牵动课文的研读。(1) 着眼于内容: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说说什么是课文中的“平险”。(2) 着眼于人物:请同学们说说课文中不同的人物与“平险”的故事。(3) 着眼于文体:“帝”是在“平险”吗?为什么故事中会出现“帝”呢?于是“平险”一词就贯串于课文品读的重点内容之中,带有浓郁的“一词经纬”的味道。很多课文是能够被“一词”拉动的。如《济南的冬天》中的“温情”、《口技》中的“善”、《雨林的毁灭》中的“毁灭”、《苏州园林》中的“图画美”等等。二、 问题线索“问题线索”与“主问题”的设计密切相关,就是以“提问”或“问题”为线索来设计教学流程。其特征是“尽力找到一根可以把许多知识的“散珠”串联起来的“线”,使教学过程显得形散而神不散,使学生获得对课文的整体认识。这条线,就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提出的中心问题。学生就此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阅读,或感知,或理解,或分析,或鉴赏,或领会整体构思,或品味语言特色,或探究选材立意,或评析人物塑造。如《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置三条线索,用“说读”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整体品读:(1)每位同学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母亲”这个人。(2)每位同学试着用“一段话”说说“母亲”的好品德。(3)每位同学试着用“几句话”说说课文的“语中情”。以上三条线索,就从不同的内容方面串起了课文中的“珍珠”。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需要在“读”与“说”中完成对课文的感知、理解与赏析,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很恰切很及时的指导、点拨与调控,于是课堂教学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三、 活动线索即让某一种“课中活动”成为牵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线索”。其特征是将某一种活动细节化,将其延点成线,反复进行,贯串在一个较长时间段的活动之中。如《铁骑兵》中理解、品味这个环节的教学。以“朗读”为线索:师:每一次“读”,重在整体理解。读的时候语音要饱满、圆润,每一个字读出来都带有情感,也就是说“未成曲调先有情”,而不是泛泛地读。(生各自朗读)师:第二次“读”,重在体味情感。读诗,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情感对诗的语言、情感进行表达;请同学们自己再体味一遍,从头开始自读。师:第三次“读”,重在进入情景。读的要求是抒情性、个性化。伴随着自己对诗的体会,觉得怎么能更好的表达感情就怎么读。(生各自朗读)这个教学片断中的几乎所有活动都被“朗读”这个课堂活动的“线索”串起来了。既在朗读的训练上表现出一个一个的台阶,表现出一个一个的层次,表现出一个一个的细节,又使这个环节细节内容有了一定的“厚度”。其他的活动,如“写”、“说”等,都可以成为结构某个教学片段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