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北斗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文化基础部吉林长春 130028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阅读教学质量不理想的情况,本文通过调查英语阅读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性地制定了ESP 与阅读教学相衔接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结合访谈和测试的方法, 验证了ESP 教学对高职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ESP 教学;英语阅读教学;衔接策略
阅读是重要的信息输入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各级考试中占很大比例。有效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ESP 教学被视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目前理论探讨较多,但实证研究较少。为推动改革发展,本文将ESP 教学引入课堂,根据前期调研结果,探索ESP 与EGP 结合的阅读教学策略,并分析其对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影响,形成可行的教学方案设计。
1. 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现状、ESP 教学综述
阅读教学致力
1.1 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教学沿用传统模式,以教材为本、教师讲授为主,相对于学生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行业来说,内容缺乏针对性;忽视英语的交际性和工具性特点,阅读教学既不能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也不能积累与专业相关的行业知识,致使教学与社会及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
1.2 忽视学生的需求分析
忽视了新形势下学生的需求,没有认真分析学生当前对英语的态度和未来工作中的英语需求。高职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想要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只能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满足学生未来工作对英语的需要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否则难以调动学生,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1.3 教学重点有偏差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以传授“知识”为主,使用翻译法理解文章,教学重点是讲解字、词、语法,将有机的文章整体强行划分为字、词等片段,阅读教学不注重传授阅读策略,却将词汇和语言点从上下文中分离出来孤立分析,严重忽视了阅读教学应该做的——培养学生语篇分析能力。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使学生感到阅读内容乏味,课后不主动拓展阅读量。
1.4 文章体裁内容单一
课上的阅读文章篇幅短小,内容简单,话题重复,缺乏新意,> 才智 /79 创新教育 Innovation Education
既不利于阅读策略的讲解,也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中学六年, 阅读教学主题主要包括: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的记叙文,故事,科普文章,少量广告文本。阅读材料体裁、内容过于单一、固定,没有新意就没有吸引力。高等教育阶段必须寻找新的阅读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1.5 采用选择题测试阅读效果,忽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的目的在于开拓视野,锻炼获得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从初中开始,阅读采取选择题的方式考察学生的理解,这造成了学生的误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过于关注如何选对答案,而不是把文章传递的信息和已知信息对照,用批判的态度审视,再接受正确的信息。选择题适合测试,但教学中不能只用选择题考察阅读能力。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辨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1.6 课堂时间难以保证阅读量
课堂时间有限,在阅读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阅读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以本学期为例,每个班级在18 个教学周中共有72 学时的英语基础课,需完成9 个单元的精读、听力、写作和阅读内容,只依靠课堂时间,阅读练习量远远不足。
2. 阅读教学采用ESP 的可行性分析
2.1ESP 教学简介
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指专门用途英语,以培养学习者使用英语从事专门领域的科研或工作为主。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是伴随着二战后经济发展,国家间频繁交流的需求产生的。ESP 是以专业需求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强调语言教学和某一学科或行业结合,注重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目标是达到熟练运用英语开展专业活动的目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本质是在语言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习者某一专业或技能的英语沟通理解能力。这恰恰满足了高职学生在未来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实际需要。
英语语言教学与ESP 对应的是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指通用英语,是典型的语言教学课程。教学目标是掌握英语的共核,即听说读写译5 项基本技能。语言的共核是多数人使用的语言部分,不受地域、教育程度、职业、话题等制约。我国从小学教育到高中以及高校开设的基础英语课都属于语言共核教育,即EGP 教学范畴。
ESP 教学理论和实践在很多国家普及。我国ESP 教学出现于20 世纪80 年代,最初形式是科技英语EST(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大学为学生提供各种专门用途的英语课程,取代必修的基础英语,这一举措取得了促进语言学习效率的成果(引自蔡基刚)。ESP 也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未来高校英语改革的发展方向。
2.2ESP 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目标
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在当前形势下,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特点来看,ESP 能更好地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2.3ESP 符合学生就业需要
高职学生就业以后需要熟练运用的是行业中的专门用途英语,而非基础英语。专门英语由于具有与普通英语不一致的词汇、句法等特点。例如, principal 基本词义是“校长”,而在金融领域中,指的是“本金”;hedge 基本词义是“树篱”,而在金融领域中,指的是“套期保值”。还有些词汇是金融领域的独有词汇,例如: remittance 汇款,mortgage 扺押,creditor 贷方等。未经强化训练, 只靠基础英语的学习积累,无法掌握和准确使用专门英语开展工作。
ESP 分“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 和“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EOP)。“学术英语”目的是帮助学生达到用英语开展学术活动的要求。职业英语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行业英语,比如金融英语等,更注重工作中的实际交流和运用能力,强调一个人在工作环境中的使用专业语言开展工作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学应定位于ESP 中的“职业英语”教育。
2.4ESP 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适合采用ESP:一、针对学生未来的工作需求,容易吸引学生注意。二、以真实性为原则,阅读材料来自真实的交际环境,与专业课呼应,内容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三、以学生为中心,摒弃以教师讲解词和语法为主的授课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课后主动扩大阅读量。
3. 衔接策略设计
为验证阅读教学与ESP 教学衔接产生的影响有益于教学,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对某校同年级、同专业的两个班级进行了18 周的教学实验。阅读教学与ESP 衔接的策略设计共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课后。
课前,教师先了解学生专业课的进度和难度。然后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与专业课内容接近,可以是专业课内容的扩展。将全班分为每组6-8 人的小组,提前将阅读文本中影响阅读的专业单词和重点句型打印出来,每组发放一份,要求学生传阅,提前做好预习。
课上,首先根据预习内容,猜测文章大意,激发学生想象,围绕专业课内容展开联想,然后,发放阅读材料,组织快速阅读,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获得的主要信息,由小组代表发言陈述。接下来,慢速阅读,总结文章中心句,段落中心句,作者布局谋篇的方式,讨论这种文体的特点。最后,请学生就阅读材料中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提问,先请其他同学对问题作答,有争议或不恰当的地
课后,将常用的专业词汇和句型布置为背诵的作业。然后发给每组2-3 篇与本次阅读主题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并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自己上网寻找更多与此话题相关的阅读文本。不设选择题,只设开放性的问题,如文章主题是什么?由学生形成书面作业上交老师。培养学生元认知等阅读策略,整体理解文章,不过分扩展词汇、不详细处理语法,不分散学生注意力。
4. 实验结论
ESP 是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结合的升华,阅读教学采用ESP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巩固语言学习的同时也深化了专业知识。实证研究证实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说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与ESP 教学衔接符合教学规律,不同水平学生的阅读能力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阅读教学采用ESP 教学是有效的。但是,实验也反应出对基础特别不扎实的学生,大约占班级人数的5-8%,不要急于开展ESP 教学,还是应该进行基础英语教学。
ESP 教学是培养懂英语的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理想教学模式,能较好地实现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既符介英语语言学习规律,也符合专科教育规律,值得推广,希望藉此推动英语阅读教学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 蔡继刚. 专业英语及其教材对我国高校 ESP 教学的影响[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2).
[4] 教育部.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赵北斗(1982),女,吉林长春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文化基础部外语教研室讲师> 才智 /80 创新教育 Innovatio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