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226次
时间:2021年3月27日 10:28
绪论
马克思在对人的全面发展中有话是这样说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而我们总书记习近平在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也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而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要指导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得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这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劳动育人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自邓小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导向效应,劳动教育的逐步低迷,社会上的劳动教育僵化,弱化、歧视不尊重劳动者日益增多,这大大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再就是在现在的学校课程中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几乎全是专业课,而劳动课程很少几乎都是打扫卫生一类,形成了课程内容形式单一、课程结构简单的课程模式;目前职业学校的劳动教育口号性内容居多,实质上的内容偏少;宏观指导为主,微观实施欠缺;最后劳动教育平台扁平化,劳动教育是一个多维度的教育过程,这其中不仅仅涉及基本课程知识的教育还有比如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精神教育、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等等,让学生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认识并在劳动教育下获取良好的提升。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一个公司拥有一批高综合素质的人才队伍,可以更好的发展走得更远。因此,找到适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育人模式的教育方法是形式必然也是必须。在教育改革中背景下,再加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有效地教学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建立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模式对培养更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长远的意义。
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基本任务要求中的“十大”育人体系的具体说明,新时代高职院校完善劳动育人机制、强化劳动教育的实施保障,可以对阻碍劳动育人开展的现实困境从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三个维度探索实现路径。
以文化育人为依托感化学生。思想对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黄晓强 周文杰
(长沙涉外旅游职业中专 湖南长沙 410000)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是帮助国家培训中级和高级技术人才,实现一个强劲的制造业国家的基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劳动教育,深化劳动改革是中职院校教育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任务。该文就劳动教育目前面临实际的情况,从文化教育,课程教育到实践教育三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实践路径,为中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劳动教育;育人模式;课程教育;路径用,正确的思想指导形成正确的行为,要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就必须进入实际生活,让学生感知它,在实践中理解它。新时代促进劳动教育的实现,中职院校应将劳动教育思想融入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学校制度等多方面,在教育基本知识同时,将劳动文化、劳动价值、工作精神、劳动模范精神等资源进行宣传,以潜移默化的隐形育人功能感化学子。
以课程育人为主导引领学生。大力推动以“劳动教育”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教学目标,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梳理各种劳动教育和劳动教学的文化课程中包含的教育要素,实现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课程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实现德育与劳动教育相合作的教育效果。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进行班级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充分挖掘资源,在进步的基础上拓展企业实践平台,采用融合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新模式,例如学徒制加强学生对具体劳动的理解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
以实践养成为手段历练学生。在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不断整合,整合学校、企业、社会等多种资源实现丰富的劳动实践,以劳动实践的形式创新内容,扩大劳动实践平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学的教育功能。让学生自己示范操作过程并交流个人感悟;让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和勤工俭学工作促进自我约束力的提升;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并参加比赛,锻炼自己所学并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认识到集体的作用,进而培养学生团体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劳动教育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努力发扬学生的劳动教育精神,是开展社会工作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争取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中职院校作为生产线导向的服务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高技能人才的平台,更应该从宏观的角度,从微妙的角度更新观念,改变教育观念,创新工作的方向方法,将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融合贯通,将课程改革、学生实习相互融合并做到有机联系,引导学生为了中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成为劳动教育的受益者,自己精神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张帅,綦晓卿.高职院校图书馆劳动育人模式实践研究——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全方位劳动育人模式为例[ J]传播与版权
于兴业,张迪,李德丽.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素梅,范学刚.双元育人模式本土化实践[ J]教育与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