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223次
时间:2020年6月04日 10:16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也逐 渐凸显了出来,对于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来说,草地退化、 沙化、盐碱化等问题为蝗虫的产卵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 件,而蝗虫灾害的大面积发生不但会导致整体草原生态系 统失去平衡,同时也会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为 了从根本上避免上述状况出现,针对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 术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现状来看,虽然化学防 治方法能在控制蝗虫灾害发生面积上起到一定作用,但同 时,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也会导致蝗虫出现抗药性、蝗虫 天敌被杀害、存在化学药物残留等问题,为了保障最终的 防治效果,将生物防治办法与化学防治办法结合起来是非 常有必要的。本文将在后续内容中对具体的生物防治策略及其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微生物防治
蝗虫微孢子虫。结合现有数据来看,蝗虫微孢子虫 能感染100多种蝗虫及其它直翅目昆虫。在实际应用过程 中,这种蝗虫防治办法具备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防治效 果持久、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势。蝗虫微孢子可以经卵 垂直传播,也可以经口水平传播,蝗虫被感染之后,其取 食量、活动能力、雌虫产卵能力等都将大幅降低,约后死亡。 对于这一微生物防治办法在我国国内的应用 来说,从美国引进的蝗虫微孢子虫已经在草原蝗虫治理过 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而发现于我国的亚蝗微粒子虫能 侵染17种蝗虫,在试验及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是目前草地蝗虫微生物防治手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苏云金杆菌具备杀虫速度快、杀虫谱广、不污染环境、不杀害蝗虫天敌等优势,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这一菌株能有效防治鳞翅目、双翅目等在内约40多种害虫,防治效果非常好。结合现状来看,虽然苏云金杆菌在我国草地蝗虫防治过程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但随着这一菌株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蝗灾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以及当地畜牧业的影响必然能进一步得到更好的控制。
绿僵菌。绿僵菌在草地蝗虫防治过程中的应用能达到控制高密度蝗群、控制蝗虫长期传播等作用,同时,结合绿僵菌自身的特性,这一菌株在我国干旱荒漠草原以及山地草原中的应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就是说,绿僵菌能有效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出预期蝗虫防治效果。结合上述内容来看,绿僵菌作为一种专用于草原蝗虫防治生物制剂,能持续且有效的将草原蝗虫群密度保持在经济受害水平以下,同时不会对其他草地昆虫产生影响,相关单位应针对这一防治方法进行大力推广。
蝗虫痘病毒。昆虫痘病毒侵入寄主体内后将会在脂 肪体细胞中不断复制,最终导致寄主感染病毒死亡。对于 此类病毒在我国国内的应用来说,小车蝗痘病毒针对草原 蝗灾的防治作用已经得到了验证。相关研究人员则应进一 步针对蝗虫痘病毒的应用剂量、与其他微生物防治办法的融合等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二、牧鸡牧鸭防治
蝗虫作为饲料富含优质高蛋白,同时含有多种微量元 素和丰富的维生素,对于草原蝗虫灾害的防治来说,若能 将这部分蝗虫转换为鸡、鸭等家禽的饲料,那么不但草原 蝗虫灾害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鸡鸭养殖也能获得更高 的经济效益。 在利用牧鸡、牧鸭防治草地蝗虫的过程中, 由于鸡鸭等家禽在食物链上属于蝗虫的天敌,因此,通过 将鸡鸭等投放到蝗虫灾害严重的草地上,该区域的蝗虫密 度将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达到保护草地资源、提升鸡 鸭放牧经济效益的目的。现有研究数据表明,一只牧鸡每 天可以捕食约30只蝗虫,也就是说,在有效放牧时间内, 一只牧鸡就可以保护1300m2的草场(以锡林郭勒草原为 例),同时,在部分高寒地区,牧鸡牧鸭防治蝗虫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结合以上内容,由于采用上述蝗虫防治办法与生物界 的自然法则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并不需要养殖人员的过度 干预,对周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也将被降低到最小,因 此,为了保障此类草地蝗虫防治办法能在经济效益、防治 效果等方面最大化的发挥作用,相关研究人员应能进一步 针对当地在气候、生态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研究,确定最佳 的鸡鸭放牧方案,最终在治理蝗灾的同时辅助当地畜牧业的高速发展。
三、粉红椋鸟治蝗
蝗虫灾害一旦发生,将会对当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产 生严重影响,而对于化学防治手段的应用来说,这一类防 治办法虽然能迅速控制蝗虫灾害的进一步扩散,但同时也 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或因为化学药剂的过量应用导致 蝗虫天敌死亡, 显然,这样的防治办法对草原生态的可持 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相关蝗灾防 治人员应能有效的借助蝗虫天敌来进行防控,除了上文中 介绍的鸡鸭等家禽之外,粉红椋鸟也能达到非常好的蝗虫 防治效果。以我国新疆地区蝗虫的防治为例,粉红椋鸟将 会在每年5?初迁飞到新疆,在这一阶段,粉红椋鸟将会产 卵孕育下一代,而草原蝗虫将能作为粉红椋鸟主要的营养 补充来源。通过人工筑巢等方式,粉红椋鸟将能有效控制 草原蝗虫的扩散,一般情况下,一只处于繁殖期和育雏期的粉红椋鸟每天能取食蝗虫120-180只,防治效果极佳。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微生物防治、牧鸡牧鸭防 治、粉红椋鸟防治三种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办法进行了深入 探究。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相关蝗灾防治人员应能进一步 将生物防治办法的应用重视起来,针对蝗虫在食物链中的 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引进、保护蝗虫天敌的方式来达到良 好的防治效果,同时促进当地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保障草原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熊玲.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新疆草原蝗虫和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C].第三届海峡两岸生物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王海军,赵德良,邢晓军,等.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初探新疆畜牧业
马崇勇,杜桂林,张卓然,等.内蒙古草原蝗虫区划及其绿色防控配套技术研究[J].草地学报
李占武,林峻,努尔兰·哈斯木.东天山北坡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及效益评价[J].草食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