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寿
【摘 要】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必须要激励学生感受教材中
的画面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不同于数理化教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强调是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以“仁”为基础的美学思想和美善结合的美育思想,他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往往借助于一篇篇融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语言美等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通过语文教材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过程中表现出来,培养学生能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从而能够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刘勰曾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的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而作为美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而言,其素质直接影响进而决定着美育能否得以顺利进行。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具有审美感知力,善于发现美、感知美、捕捉美、表现美。语文教师必须注意平时积累生活,丰富阅历,把握作品的形象美,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品味词语的意蕴美,领会句式的变化美,从而领悟整体的风格美。为美育的实施提供认知性方向。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也才会在语文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
一、激励学生感受课本中的画面美
罗丹曾说过:“美的事物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语文工作者来说,教材也不是缺少美的,而是缺少挖掘,语文是美学的载体,它是一个美学系统的存在,其中既有知识的美,也有文化的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感知美点,探寻美线,审视美的态度。教材中有的文章的美主要体现在画面上。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欣赏这种美。如
二、体味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美
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是非常注重意境的营造。如在古代写“月”诗歌中,月亮不仅仅是一个天体的名称更是思乡的代名词。唐代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写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句的委婉写出诗人对月怀人的情思,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又如“梅花”,它临寒独开,凭着耐寒的特性,因此,受到了诗人喜爱。北宋王安石《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既写出了梅花的香气因风远播,又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收到了香色味俱佳的艺术效果。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篇一共仅28 个字,就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 意境辽阔深远,诗人将自己真挚深厚的感情寄托在这些看假寻常的意境之中,表达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作为一名语
三、品味作品中的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的作品的语言是需要反复仔细推敲、反复锤炼。当我们反复诵读这些作品时,就会产生一种音乐美、节奏美和韵律美,让人有一种舒畅、愉悦的享受。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边的云彩。”就其整个诗节来看,处于固定的位置上的诗行,其音乐和韵脚大致是相同的或相近的,整首诗则是由相同变化的诗节来组成,是诗歌音乐美与建筑美的和谐统一。
四、感受作品中美的形象
许多文学大师为我们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春花秋月,鸟鱼虫兽都以不同美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读孙梨的散文《黄鹂》一文,我们似乎听到了黄鹂的尖锐而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鸣叫,明白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一部文学作品能做到“一草一木总是情”, 培养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除此之外,古今中外的作家还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诸葛亮让人看到智慧的力量,林黛玉让人看到叛逆的形象,哈姆莱特看到了英雄的崇高美.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带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这些具有典型型的人物能够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性、感人性。鼓舞人的艺术魅力。
五、诱发审羹情趣、拓展审美视野,不断积累审羹经验
作为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广泛的阅读,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艺术的美丽长河中,产生审美体验。同时也要学会用心去观察,去体味,去感悟。还要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做到眼看、耳听、手触、心想、口说,能够全方位的观察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生活中处处皆有美。
参考文献:
[1]朱光潜. 谈读诗趣味的培养[ M ]朱光潜美学(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2] 华中师范学院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M ]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597
[3] 贺美乐. 将审美教育贯穿语文教学中的探讨《文教资料》200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