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255次
时间:2019年6月21日 11:29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字运算和空间事物的课程,因此,要想让小学生较好地学习数学课程,就需要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推动他们数学思想的形成。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同学们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适当地渗透一定的抽象思维。
一、小学数学学习的现状反思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新旧知识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可避免地变高。基础教育中数学是重要的学科之一,新课程改革对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内容方面,除了数学结果以及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以外,还包含众多的数学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内容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使得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的内容较以往更加广泛多元。在学习活动方面,学习方式有很多,例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要求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升能力,获得基本活动经验。
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首先,尽管新课程改革为教学提出了更利于学生发展的新要求,可教学期望与教学现实之间仍存在着鸿沟。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专业成长之路任重而道远,仅浮于数学知识表面的教学显然不能被赞许。其次,对小学生而言普遍存在学习力不足的现象。
二、策略
1.利用好教材内容涉及的抽象思维
数学思想依托数学内容而体现,教师往往会忽略这种思想而去重视内容,没有把握好本质东西。内容不过是思想的载体。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这种数学思想,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简单的运算。实际上,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的挖掘教材的内容,利用好教材内容涉及的抽象思维。另外,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多种教学思想同时出现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自己去辨别,搞清楚所学章节的主次关系。
2.依据教学难度设置相应的教学方案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都或多或少的侧面反应了数学规则和抽象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规则和数学原理。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点拨指导。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准备这一类的材料,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根据教学需要制定教学课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同学们真切地感知到抽象思维,由内到外的对数学产生根本的改变。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教材中"角"这一章知识时,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导学生如何对角进行分类,体现最朴实、最直观的分类思想。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分类思想的指导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根据规则去划分。
3.引导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想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就要学会渗透抽象思维。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在感悟中进行学习,通过不同的感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其实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进行思考,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帮助学生打下基础,其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我认为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这样一些方面着手,第一,教师在进行定义的相关教学时必须要强调学生的理解,因为定义的教学不是让学生简单的背诵,定义的教学是要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内涵、了解定义的本质,比如说在讲解合数、质数等这些概念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概念的由来以及这些概念所代表的含义。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的知识以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些内容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怎样的关联?如何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掌握好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其次,在进行公式和定理的教学之前,教师要避免简单的告诉学生这些内容是什么,而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在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探索这些内容,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思考结果,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引导。如果学生的思考方向是错误的话,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而如果学生的思考是正确的话,教师则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对小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培养,要让小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克服问题的意识。探究数学知识实质上也是数学思维模式构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形成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同学们不断进行指导,让小学生能够从较低的抽象思维水平跳跃到较高的抽象构思水,能够自己解决抽象物象与具体物象的矛盾。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数学基础都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合适的引入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德忠.小学数学抽象思想渗透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4(29):44-46.
[2]杨承军.浅析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参考,2016(14):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