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99次
时间:2019年6月21日 11:29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恰当的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师,要想搞好教学工作,掌握一定的课堂提问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一节化学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由于没有抓准课堂提问的契机,或者不了解提问的技巧,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
(1)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没有回答问题的切入点。
(2)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通常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3)提问态度生硬、缺乏耐心。
(4)提问没有新意,总是照搬教材中的问题。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提问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化学教学的目标,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奋点来问,使课堂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如在进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的教学中,在与学生共同探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时,当时学生物理课还没有学习压强等知识,在做完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讲解完氧气和红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后,此时若直接问学生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则会犯上述错误2。我是这样引导、提问的:红磷没燃烧前打开止水夹,水不进入集气瓶,(实验时演示过)说明水进入集气瓶一定和红磷燃烧有关,一定是红磷燃烧惹的祸,它怎么惹的祸?我们必须让它心服口服才行,红磷燃烧怎么就使水进入集气瓶了呢?(设问)红磷燃烧是它和氧气反应,消耗掉氧气,生成P2O5固体,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少,从而压强减少,外面的大气压不变,因此水被压进集气瓶中,有的同学可能发现了“生成固体”的板书用红笔写,说明这一点很重要,它重要在什么方面呢?请大家思考:若生成的是气体,且消耗掉多少氧气,又生成多少气体,瓶中的压强还会减少吗?水能进入集气瓶吗?若生成的气体比消耗的氧气多,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呢?(以上三个问题请中等偏下的学生回答)通过这样的引导提问,能使绝大多数同学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下面谈谈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几点做法:
一、抓住契机,创设情境
借助各种媒体,通过艺术途径,优美而扣人心弦地展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产生探求新知识的迫切热情,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建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一个合适的问题情境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问题情境要有有效性
2、问题情境要富有趣味性、生活性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例如在进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和热量”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鼓风机和篝火图片,请学生分析鼓风机的作用和篝火中木材架起的目的,使学生自主得出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的两点。
3、问题情境要体现开放性、真实性
二、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一课题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认知“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如在进行第四单元课题1的教学时,我们是通过分析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得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引入的(承上启下作用),然后提出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原子,在其它条件下能不能再分呢?如果能,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并将这些教学目标投到屏幕上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临界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三、化难为易,层层深入
要上好一节化学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个课题、整个单元甚至整本教材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较难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前面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的例子也体现了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层层深入。
四、灵活多变,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这种方法在习题课中应用较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悟出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常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
但有时会遇到学生“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的现象。
这与学生的“素质”及问题难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老师的提问艺术有关。首先教师要通过作业、个别辅导及学生课堂上的表情等,充分地了解学生。其实在课堂上大多数的问题提出之前,教师就能较准确地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该问题的掌握程度,提问的目的更多的是反馈出与被提问者同一层次学生们的细节问题,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和沟通情感,有时一次成功的提问比一次谈话更能拉近师生间的感情。当我们提出的问题学生没有给出预期的回答时,我们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我们提出的问题究竟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