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毅敏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摘 要:《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一书,从一个个断面透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展现了高等教育发展改革30年的历史画卷。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高等教育教育国际化、高校办学自主权、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等问题,都是事关改革发展的热点和焦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这些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思考,无疑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8-0001-03
别敦荣、
在对本书众多篇章的细细阅读中,发现其中一些热点问题历经30载高等教育的大浪淘沙和持续讨论,而且伴随着与其相关联的问题使其关注度依然不减,尤其以下几个方面是笔者认为较重要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而且就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事实来看,依然熠熠生辉,值得继续思考和探索。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城镇化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一书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提出:“要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地方化,并努力向农村延伸。”事实表明,这一观点非常有预见性。我国地方高校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大众化教育目标实现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虽然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前投资”、“无限制透支”的现象,但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地方高校和社会多方协作、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一定能确保地方高等教育实现稳步、发展,同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
另外,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显示,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的影响,正如书中所预言的:“大众化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农村。如何让农村更多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一个农村人口占80%以上的农业大国,农村不实行大众化教育,是谈不上真正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1]而如何实现农村更多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城镇化无疑是一条势在必行的路径。所谓城镇化,不仅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并非仅是改善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态度的改变,引导人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城镇化是现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城镇化如果没有高等教育相伴随,即没有农村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城镇化是没有基础的。换句话说,城镇化过程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产业工人、现代服务人才和新型农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城镇化过程离不开高等教育,因为高等教育可以培养适应城镇化进程的人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城镇化过程实质是农村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
因此,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仅会有力地推进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同时很大程度上也会有力地推— 1—动我国农村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
二、高校办学自主权需进一步落实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一书中,作者提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政府转变职能,保障高校法人地位,落实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利。”“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仍将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趋势。”[2]
高校办学自主权是近几年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纷纷从高校办学自主权内涵、本质、历史变迁、落实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丰富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理论探索,并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实践工作提出了指导。早在1998年颁行的《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办学自主权进行了详细、明确的规范:确立了高校立办学主体身份。“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见《高等教育法》第30条);规定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核心内容,如招生权、学科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权、科研权、境外高校交流合作权、内部机构设置权、人事管理权、财产管理权(见《高等教育法》第32条、第33条、第34条、第35条、第36条、第37条和第38条);规范了政府办学干预权,如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权、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和管理权、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权,对高校校长、副校长的任免权、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估权(见《高等教育法》第6条、第13条、第40条、第44条)[2]。但是高校办学自主的落实最终在实践层面上,虽然理论界的呼声很高,但在实践层面上仍面临着“一管太死、一放太乱”的两难选择,因此现实中推进的步伐很小。关键就在于政府没有依法办事,很多与高校最为密切的招生权、学科评审等都由政府行政部门控制,而政府最应重视的制度供给职能和调控与服务方面的职能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主动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出国留学人员以及外国来华学习的留学生日益增多,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发展,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外原版教材不断引入我国高校课堂,双语教学日益推广,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我国开展高等教育文凭互认。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总体程度不高,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相比,差距很大。以留学生为例,2010年,我国共接收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万各类来华留学人员,但是,2009年,美国的留学生人数接近60万,为596859人,英国的留学生人数达到364271人[3]。同时,我高等院校接收外国留学生的人数与发达国家高校的差距更为明显,以2010年为例,世界主要名校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东京大学的国际留学生比例分别为21.35%__________、30.71%、41.10%和24.21%;而同期中国主要名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留学生比例分别仅为3.13%、0.90%、1.36%和2.87%。那么,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在何方?
笔者认为,要实现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首先是高校领导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要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意识。在历史上我国长期实行封闭式教育,尤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我国与国际社会交往很少。3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高等教育开始向国际化迈进,但不少高校领导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国际化意识并不强,而高等教育国际化,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抵挡不了的世界潮流,只有主动去迎接它,切不可消极抵制,这就迫切要求高校领导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更新陈旧传统的观念,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也是我国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其次,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4]。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课程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和师资的国际化[5]3-8。而笔者认为,师资的国际化是前提。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观念和国际意识,树立向全球开放的观念,熟悉掌握国际通用语言和相关专业知识,有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都与教师密切相关;而课程的国际化要求教师至少能开设相关的双语课程。再次,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制度,建立相应的评价和保障体系,将国际化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已不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必须推行且迫在眉睫的事情。鉴于中国国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必要制定宏观政策,根据客观实际,分级分类细化具体可操作的国际化指标体系,并将各学校的执行情况纳入高校评估;各高校有必要将国际化纳入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香港理工大学将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纳入其学校人才模样目标,要求学生至少有一个学期的海外经历,从国际化的角度,笔者认为值得仿效。最后,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必须走出以下几个误区:一是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重点高校国际化。的确,我国的“985”、“211”高校具有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诸多先天优势,也应该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发挥作用。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决不等于就是重点高校国际化,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也须国际化。事实上,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所有高校都应树立国际化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二是将高校师资国际化等同于高校师资“大师化”[6]。很多高校一说到师资引进,言必“世界领先”、“国际权威”,这种不顾本校实际情况,好高骛远的做法与真正的师资国际化相去甚远;三是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同于高等教育西方化。很多人一谈到高等教育国际化,自觉不自觉地就认为是高等教育西方化,甚至直接就认为是高等教育美国化。其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等于高等教育不能“本土化”[5]3-8。在一些情况下,单纯地国际化或本土化都不太可能实现,因为大学国际性已经是现代大学的一个固有特征,面向国际、面向世界是大学发展的必然之路。就世界大学的传统而言,现代大学的传统都不是一个国家的大学传统发展而成,而是合成的产物。所以,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是目前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大学都无法抗拒的潮流。但是,各国高等教育在精神内
— 2—
核上都有自身的内涵和价值追求,而且也只有具备鲜明的精神内核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市场中才有其立足之地。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方向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人数达到727万人,毕业生10年翻番,作者在书中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符合逻辑的判断和预测,提出:“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是解决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重大措施。”[7]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我国每年新进入市场的劳动者大约1500万人,2014年高校毕业生的727万人就差不多占到了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一半。因此要很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必须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8]。综合考虑,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比例,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毕业生需转变自身观念
目前不少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表现在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还有毕业生追求去沿海等大城市发展,不愿往小城市发展;还有毕业生受传统“学而优则仕”价值观的影响,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
2?高校要关注人才培养模式对就业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较大脱节。尽管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软硬件设施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社会需要,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未能及时更新,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高校办学同质化现象严重,专业设置雷同,重点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使用同一本教材,且教材多年未变,大学教学方法陈旧简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和周期长等特点确定了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而高校人才预测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等,都造成了高校招生功利性较明显,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甚至脱节,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3?要着力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
据悉,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毕业后创业的想法,但是当他们踏入社会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特别是他们刚迈入社会,没有积蓄、没有人脉、没有经验、对政策和市场都缺乏相应的了解,尽管社会学校都有一定的扶持,但有限的创业扶持加之他们仅有的那一点理论知识与现实创业所需要的广泛内涵形成巨大反差,使他们想要创业的昔日梦想完全被击碎。不少毕业生在毕业后面对自我创业的种种困难甚至放弃了创业的打算。大学生创业平台的搭建不仅包括资金上的支持,更重要的还有创业理念、创业精神、创业实践教育等。显然,与往年相比,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高等学校切实转变观念,拓展就业指导服务内涵,同时积极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备创新创业创造的三创精神,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语言精练,深入浅出,不仅适合一般关注高等教育的受众阅读,同时也值得高等教育研究者研读。书中向读者呈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大画卷,更重要的是带给读者给以启迪和深思,让读者自己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寻找答案,进行再思索,可以说是一本有理论深度、有启发价值的好书。
参考文献:
[1]别敦荣,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宣勇.大学必须有怎样的办学自主权[J].教育发展研究,2010,(7):1-9.
[3]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文科类专业占七成[EB/OL].腾讯教育,2010-10-04.
[4]陈学飞.谈谈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要素[J].比较教育研究,1997,(2):6-9.
[5]刘晖.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指导与内涵[J].教育与现代化,2005,(2).
[6]杨德广,王勤.从经济全球化到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0,(4).
[7]肖囡.我国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体现[J].新西部,2011,(27):16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