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来源: 论文网    发布者:蔡妙通
浏览105次 时间:2011年2月28日 09:24

 早在30 年代,陶行知先生言简意赅地指出,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我们有许多教师时常感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其实,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一个最深刻也最危险的表现便是不愿深入思考去寻找和发现问题,而只是习惯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这正与我们长期以来只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而不去重视、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一、学生提问减少的原因
        1.教师缺少对学生提问意识、提问能力、提问方法的培养训练。
        2.怕教师、同学讽刺、嘲笑、批评,对自己没信心,怕丢人现眼。
        3.对学习不感兴趣,认知水平较低。自己研究不深,存在惰性。
        4.迷信权威,迷信教师,迷信现成答案。 建筑论文发表
        5.观念的障碍。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分析,失去了学生产生问题的很好机会。
        6.性格因素,不愿意问老师、同学,把问题憋在心里,积重难返。
        二、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提问
        (一)教师要多问学生问题
        1.鼓励学生“敢问”。
        “敢问”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行为,学生在提问时往往会想,“我的问题是否太浅,同学们会笑话我吗?”“老师会批评我吗?”等顾虑。这时,教师就应及时鼓励学生,创造一种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也可把自己的建议提出来。
        (1)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表示注意的态度,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有时一个赞赏目光、手势都会给学生极大的信心。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能打消学生提问的顾虑,能使他们在动手、讨论等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发现问题。
        (2)要善待学生“插嘴”。教师的表扬肯定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对于抓不住要点问题的学生,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耐心解释,让学生懂得最可怕的是不提问题;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从而去发现新问题。
        (3)教室开设“问题园地”。利用板报、壁报等开设“问题园地”,刊登一些提出问题的方法,一些问题的多种解法及表扬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创设一种人人参与提问题的氛围。
        (4)适当地启发引导。让学生提问之前,教师的讲解、引导要富有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索。
        2.激发学生“多问”。 

        (1)要引起学生注意。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诱导学生步入学习的过程,提高数学能力。教师可以从正面、反面等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经过注意、困惑、思考、提问、释疑等心理阶段,激发学生“多问”。(2)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例如,在学习公理“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段中,直线段最短”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从上海到广州,一般可以乘火车,路程约为1811 公里,也可以坐轮船,航程约为1690公里,还可搭乘飞机,只有约1200 公里,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并询问:“对于这三种行程,你们能发现并提出什么问题吗?”诱导学生提出:“为什么三种行程各不相同呢?飞机的行程为什么最短呢?”接下来,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将问题抽象概括出几何图形,进一步发现并得出公理内容,进一步启发学生:能不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出应用这个公理的实例?
        (3)要设置适当的难度,但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摘得到”的乐趣。学生的问题有的抓不住要领,教师要在关键时扶一把,拎一下,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多问。
        (二)培养学生“怀疑”中提问 建筑论文发表
        问题出自于怀疑,不怀疑就没有问题,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只有质疑才能求异,才能另辟蹊径,勇于创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第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项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就是19 岁时不迷信权威产生怀疑后而写成的。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怀疑开始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怀疑”,要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敢于怀疑、反驳、否定别人的理论,这样易于发现与突破新问题。
        (三)教给学生质疑方法
        古人说“学则须疑,疑则有问。”疑问是发现之母,但许多学生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提出问题。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点拨诱导,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实现从“扶到放”的飞跃,逐渐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较高质量。
        1.从结论入手。这在数学中经常会运用到。
        2.引导学生自己研究教材,针对课本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自己研究习题,针对习题提出问题。从方法上另辟蹊径。教师可指导学生这样提问:这个问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有没有更一般的情形?用这种解法能解决其他问题吗?
        4.从矛盾处入手。多想为什么会这样?是怎样产生矛盾的,要引导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
        5.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
        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良好数学素养之一。因此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然后概括成数学问题。
        让学生多问、善问,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和不断训练。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通过被动的回答问题,更能催发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只有让学生做提问的主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才会更浓厚,学习责任感也才会更强,思维潜能才能得以尽情释放。建筑论文发表

TAG: 初中数学 教学 回答问题 陶行知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